2015年7月15日,比特实验室进驻上海中福会少年宫,开启上海首个青少年科创中心。1953年6月1日,宋庆龄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综合性、群众性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——中国福利会少年宫。作为STEM+创新教育的引领者——比特实验室,将携手中福会少年宫共同开创中国创新教育的新篇章。
上海中福会少年宫全景图
作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教育家,宋庆龄把儿童教育工作喻为“缔造未来”的事业,并提出缔造未来就是要“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”。少年宫不仅是少年儿童“梦开始的地方”,同时也是他们健康全面发展的“金色摇篮”。
少年宫比特暑期课程学生合影留念
比特学生创意设计作品
这与比特实验室的教学理念是完全契合的。物联网创新教育比特实验室是以激情(Passion),产品(Product),项目(Project)的3P教育元素为主导的21世纪学生创客工坊。比特实验室致力于弥补中国目前应试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,在动手实践中不仅锻炼学生创造能力、观察能力、动手能力、探究能力、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,而且教师也在课程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、教学行为和师生关系,提高课程的实施能力,使学生成为乐观进取,拥有最新物联网科技知识,富有智慧的创新型高端人才。
张老师讲授电子模块搭建的方法
同学们正挥舞着闪信棒,观察图案
在物联网教育-比特实验室的教室里,蓝天白云为顶的教室格外别致,黄蓝相间的透明课桌椅排成有利于小组合作的方形,四周醒目的标语诠释着比特理念,教室里的展柜、展台上摆满了来自学生之手的优秀作品……
同学们团队合作搭建创意作品
为期一周的比特实验室-创新暑期课程告一段落,比特实验室的张老师给学生带来了精彩绝伦的《感知留言机》、《眼疾手快比赛器》等课程。课上,学生围着DIY的桌椅而坐,每组4个孩子,课桌上的收纳盒里,装满了上课所用的器材(3D造型模块、电子模块)。张老师以物联网为平台,结合STEM教学模式,巧妙地把科学、技术、工程、数学等领域融入到课程。孩子们的思维时而穿越到古代,时而飞到月球,他们将求知的触角伸向未来生活的各个领域,架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。课上学生们积极发言、勇于提问、大胆想象、团队合作、动手动脑,老师与学生达到了充分的互动与交流。
同学们正展示送给奶奶的“爱心留声篮”
孩子们开心地展示比特作品
科技改变生活,创新创造未来,普及物联网教育,提高孩子们感知科技魅力的能力,触发创新心灵动力的热情是教育的责任,也是社会的责任,这将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。
在中福会少年宫暑期课程中,比特实验室里满是孩子们动手创作的笑脸,孩子们此时,奇思妙想,期待未来,不同凡响!相信这种力量能陪伴着他们一路成长,助力孩子们巧妙学习、独立思考、协同作战和发明创新。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大放异彩,达到更高的理想目标!
孩子们记录下设计“红外手枪”时的感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