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7日下午,由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举办的“互联网+”时代的创客教育研讨活动在成都市同辉(国际)学校举行。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史强书记、罗红副主任、张延蓉主任,美国教育专家Carpenter博士、比特实验室创新教育研究中心曹伟勋博士、各区县电教馆负责人、校长、信息化主管以及市直属学校信息化主管26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。
“互联网+”时代的创客教育研讨会全景
在本次研讨活动中,Carpenter博士和曹伟勋博士做了《“互联网+”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》、《创客教育与STEAM创新教育实践》的讲座。曹博士的报告从介绍当今美国最火热的物联网科技出发,提出结合科技和人文艺术的3P(Passion激情,Product产品,Project项目)教学模式,通过STEM教育与物联网科技的融合,倡导学校开展以项目(Project)为基础的,以产品(Product)设计为导向的DIY创客实践活动,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创造激情(Passion),从而发现自我找到自我。卡朋特博士针对中小学生逐渐成为互联网奴隶这一现象,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:从原来的从下而上,从基础知识开始建立学生的知识体系,个人目标和理想的传统方法,改变为从上而下,从通过指导学生对复杂问题的解决,帮助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有效处理信息的能力,树立学习的兴趣和对自我的认识,从而让学生建立人生目标和树立梦想。
Carpenter博士做了题为《“互联网+”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》的报告
曹博士做了题为《创客教育与STEAM创新教育实践》的报告
接着,同辉(国际)学校五年级的学生与唐老师一起走进了STEAM教育理念下的比特实验室,进行了创客展示活动的体验。孩子们遨游在物联网科学知识里,学生围着DIY的桌椅而坐,每组4个孩子,课桌上的收纳盒里,装满了上课所用的器材(3D造型模块和电子模块)。孩子们先从学习囊萤映雪的成语故事开始,接着了解萤火虫,认识模块、进行实验、构思创作,最后上台演讲,启迪更多学生潜在的想象力与创造力。课上学生们积极发言、勇于提问、大胆想象、团队合作、动手动脑,老师与学生达到了自由的互动与交流。与会代表欣喜地看到学生走进课堂的目的在于走向更广阔的天地;课堂上的历练,只是让学生获取自我探索的不竭动力;便如播种一片试验田,凭借着儿时的经历,学生们会将求知的触角伸向未来生活的各个领域,架起课堂与生活的桥梁。
唐老师正在教授比特课程《光控小夜灯》
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
同学们正在仔细研究电子模块的功能
同学们热情地介绍团队合作的产品
看到学生们充满自信和激情的表现,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本次研讨会为与会代表提供了一次进一步了解和体验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基于学科融合和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创客教育。随着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和新兴技术的日益成熟,创客教育在各地中小学中迅速崛起并快速发展,成为教育创新的新模式,柔软地改变教育,通过“创客”活动和课程,让学生们接触最前沿的技术,并动手实现,在自主开放的氛围中,激发想象力,培养创新力。与会代表对“互联网+”时代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深有感触,并对成都教育继续打造现代装备,创新管理应用,推进素质教育,促进均衡发展充满期待。